刘亦菲主演的花木兰豆瓣评分不及格中国故事被西方魔改是常态吗外出看电影我们该如何选择

本站原创 0 2025-03-30

自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在国内上映之际,观众们似乎预感到了这部影片的不尽如人意。通过各种渠道,人们提前观看了这部电影,并在豆瓣上给予了低分,连及格都难以达到。尽管这是三年来中国期待最大的迪士尼作品,以及首个迪士尼公主的诞生,但其票房表现却令人失望。本文将深入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豆瓣上的评分集中在一星和二星之间,这表明观众对该片持有强烈不满。简而言之,即便用三个字也能概括为“差得太多”。首先是对角色花木兰的处理,在原著《木兰辞》中,她是一位从军后逐渐成长起来的大家闺秀,而非最初设定中的武艺高强者。此外,影片还未能恰当尊重中国文化。虽然宣称为中国故事,但情节和服饰并未体现出对我国文化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在妆造方面,只有让木兰贴上了黄色的花纹,却无法避免引起观众无语的一幕。

皇帝上朝时皇后的姿态,也是直接模仿西方仪式,没有任何调整。这反映出东方对于西方人的神秘与浪漫,同时也常被误解为落后、野蛮或愚昧。不难理解,因为种种原因西方人往往没有充分了解中国实际情况。而中国故事被西方拍摄时,其结局往往并不适合国内观众,因为它们经常会被魔改。在《花木兰》的拍摄前期,一定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留意就会发现,无论是在傅满洲系列电影还是其他代表作中,都有一种对于东方幻想过度粉饰的情形,比如女性化妆厚重白粉,如同僵尸一般。

据说迪士尼对此片在华票房抱有很高期望。但根据目前评价,这份期望恐怕难以实现。尽管迪士尼投入三年的诚心制作,但这种诚意似乎无法通过各方面表现来说服大眾打出高分。这次事件再次证明,对于西方导演拍摄的中国古代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和误解仍然存在,而且这种误解已成为他们拍摄“东方”故事时不可避免的一环。

上一篇:春夜风中绽放的繁花似锦与星辰如雨的奇观
下一篇:美丽如画的女子形象在网络世界中的流行与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