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这些明星表情都没有你还怎么跟别人打架
165 2024-02-25
概括
互联网时代方言表情符号的视觉呈现,让方言词汇在大数据时代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和本质,被我们保存和纪念。 本文通过对一些优秀的海南话表情符号的词汇分析发现,海南话表情符号的词汇主要是琼文方言词汇,并且大多使用“语音模仿+方言伴随文字”或“情感图片+词汇”这两个词。方法来创建。 笔者认为,海南方言表情符号的创作基本上是当地居民自动自发的行为。 不存在具有一定特色和代表性的创作者。 在词汇方面,用法比较单一,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1.1 方言及其保护概述
政协海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10年向海南省委五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大家重视海南话的研究和使用。 提案指出:“经过长期传承,海南话已成为海南各地广泛流行、流行的语言。 一种略有不同的语言。 无论是从当地历史文化的角度,还是从海南社会发展的实际来看,海南方言的学术研究和充分利用都应该受到重视。 提倡在海南各高校建立海南方言研究机构。 ,开展海南话的研究和保护传承。 出版海南话词典等工具书,不仅为热爱研究海南话的专家学者提供必要的资料,也为外地人学习海南话提供便利。 海南话是汉语的一部分,虽然发音与现代汉语不同,但可以用相应的汉字来记录和组织。 用汉字写海南话,用现代汉语读海南话,不仅可以丰富现代汉语的词汇量,还可以有效提高现代汉语的词汇量。 海南下一代的语言能力将得到提高,促进语言的融合。”这一想法与近年来语言学尤其是方言学领域“拯救方言”的危机意识不谋而合[1] ]。
许多学者认识到宝贵的语言资源不能流失。 他们叫嚣着要抢救方言和方言词汇,国家社科基金还设立了专项研究项目。 因为有些方言在长期发展中始终保持着其固有的特点和地位,甚至在社会上使用得越来越频繁,流通领域也越来越广,从而发展成为强势方言。 较小的方言在与其他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受到共同语言或周围较强方言的侵蚀和冲击,从而失去了一些原有的特色,严重时甚至消失。 这一情况引起了众多语言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学者们纷纷呼吁拯救濒危方言。 早在1979年,日叔祥先生就曾表达过对某些方言特征可能消失的深切忧虑。 他说:“方言在不断地变化,慢慢地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破坏了自己的系统性。现在进行调查还为时不晚。如果我们现在不开始,二十年、三十年后会有很多极其有价值的发现。” ”。 材料将会消失。 为了拯救濒临灭绝的语言和方言,迫切需要研究方言表情符号特殊网络环境下诞生的“方言新形势”。
[1] 引自《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重视海南话的研究和利用》2010年1月26日09:11南海网
1.1.2 海南话及方言表情符号词汇概述
海南岛是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的地区之一。 北临琼州海峡,西接广东,西濒北部湾,东北与越南、南海和台湾省接壤,东南和南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接壤。南海[1]. 四面环海,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但有不少岛外移民。 得益于这样的地理位置,海南拥有成为“方言富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方言岛”现象也已形成。 海南话在语言范畴上属于汉藏语系[2],是现代汉语闽南话的一个分支。 适用于海南全岛及雷州半岛徐闻、海康、遂溪县等大部分地区。 海南话可分为七支:琼文话、海口话、定安话、琼海话、万灵话、琼南话和海北话[3]
琼文方言是指流行于琼山县东南部及文昌县全境的海南话。
海口话是指海府地区的海南话。
定安方言是指流行于定安、屯昌、澄迈及琼山西南部的海南方言。
琼海方言是指流行于琼海县、文昌县南部、屯昌县东部、万宁县北部的海南话。
万灵方言是指流行于万宁、陵水两县的海南话。
琼南话是指流行于三亚、乐东、东方、通什、保亭、白沙等县的海南话。
海北话是指流行于雷州半岛的海南话。 海南话历来以琼文话为代表。
[4]
海南话表情符号主要以琼文方言表情符号为主。 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琼文方言使用者较多,且琼文地区是海南主要政治经济中心。 海南话表情包的语言选择包括当地方言和海南口音普通话(以下简称“海普”),但避免了七个方言分支中同一含义的不同表达(例如琼语中的“吃”)南话“开妹”,海口话“加妹”),多使用方言地区统一、流行、通用的语法模块,如“得正”(形容爱炫耀的人,也指自认为聪明但实际上令人愤慨、令人不快的言行)、“VO”(不,负面含义)等。
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微信贴纸市场传播和网友自制。 比较流行的工作室方言表情包是海口王传奇文化传媒公司出品的“波波椰子系列”、“卖鱼阿沃”和“小岛神兽系列”。 其余的大多是基于个人行为引导的兴趣或需求而创建的。 没有统一的语言图片系统和方言地区限制,下载量也不是特别突出。
[1] 百度百科。
[2] 汉藏语言(英语:Sino-Tibetan languages)一词是由法国人Jean Przyluski(1885-1944)于1924年提出的,是语系分类的一种类型,是汉语和藏语的名称用来概括与其相关的语系,分为藏缅语系和汉语语系,是400多种语言的统称。 中国是该语系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大部分民族都是汉藏语系。
[3] 仅从发音和词汇来看,琼海话似乎更能代表海南话。 因此,我们以琼海方言为基础,进行语音语调分支的研究。
[4]资料来源:《海南方言的特点》梁明江,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
1.2 工作室创作的方言表情——以《波波椰子》《十大神兽》系列为例
1.2.1 表情包案例介绍
波波椰子:椰子是热带岛屿海南岛的象征。 是深受群众喜爱、富有地方特色的海南风情之一。 方言表情符号形象——“波波椰子”是海口王传奇动漫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奇工作室)独立设计的海南本土卡通动漫IP形象,立志以吉祥可爱之名出现海南岛的宠物。 他的形象由一棵正在生长的椰子树苗转变而来,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赋予他人生价值的是对海南文化的深入探索和传播。 “波波椰子”的造型以深绿色和浅绿色为主,有一种自然可爱的野性,也代表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他睁大的眼睛是他纯真的灵魂的窗户,他天生的可爱也让他捕捉到了岛上无数男孩、女孩和祖父母的真挚的爱和亲情。
岛屿神兽情报局:波博耶的朋友们是岛上诞生的“语言神兽”。 十只“神兽”的形象转化为方言同音字。 比如神兽之一的“东方鲸”,就是海南话“假精”(德色)的谐音。
1.2.2 表情包主要词汇使用思路讲解与分析
(1)波波椰子表情:
“波波叶海普表情”系列表情包的词汇转换采用“情感图片+方言词汇音译及附带文字”的统一模式。 “海普”是带有海南话口音和声调的普通话的缩写或戏称。 情感图片是指带有明显情感色彩和表情的图片。 它们是个人的、主观的,可以反映当时的心情和状态。 例如,表达怀疑的情感图片通常带有一个问号,表达尴尬的情感图片通常带有三条黑线。
从上图中的“波波野方言表情包”可以看出,方言表情包中的文字一般是海南方言词汇的普通话音译,如:“米阿”、“闹白”、“提” la”等,单词的组合没有特定的含义。 为了使音译的方言词与海南话的本意相吻合,“啵啵椰子”主要通过面部表情、情绪和肢体动作来强调和表达。 例如,“Miah”是“What?”的音译。 是海南话。 附图是一个小绿人,一脸疑惑,上面画着一个大问号; “Maigala”的意思是“不要发出声音”。 配图变成一个表情严肃的小人,努力专心看书——这是方言表情符号中常见的图画表达手法。 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可爱Q版人物表达情感,一方面更直观地体现方言表情符号的交流功能,更容易为非海南方言地区的用户或接收者理解,夸大方言的传播词汇。 范围。 一方面,也更有利于方言表情包创作者塑造方言IP形象。
“波波椰子”表情包中单个表情词的定义:
失水(丢脸); 砍呃(完成它)
假精液(嘚SE); 倒丁(傻)
HIANG(太棒了); 哦奈(不舒服)
李老(闷热); 盖被子(盖被子)
Tila(感叹词,类似于“tsk tsk”)
前世人的事情(多么不合理)
莫农嘿(宝贝); 米啊(什么)
脑热(生气); 白百公(祭祀、祭祀大众)
别对我大喊大叫(别对我撒谎); 无脑(愚蠢)
Valu(我爱你); 酸(讨厌)
虽然哉(坏小子); 麦加拉(请勿喧哗)
枪口(活该); 低头(不好)
Tobe(见鬼去吧)Kakuo Aibo(你恋爱了吗)
(2)小岛情报局神兽篇:
《小岛神兽情报局》系列表情包的词汇转换主要采用“方言谐音准物+方言词汇音译及附带文字”的方式。 表情包的创作者巧妙地将海南话词语从抽象转化为具体,将其转化为毒蛤、奥拉鲸、帕鲁地狐、戈壁鸥等十个“海南话精灵”,并以此为基础创作情感图画。 。 这十只“岛屿神兽”的形象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它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如狐狸、鲸鱼、鸡、蟾蜍等为原型,用方言谐音依次命名。 例如,“嘚SE”这个词在海南话中读作“得jeng”,与“鲸鱼”谐音。 因此,表情包中“嘚SE”的情绪就像是鼻孔向上翘起的得意的“鲸精”。 “啪啪地呼”与海南话“啪啪地呼”同音,因此在表情包中,表达这种情感的是一只举起手掌的狐狸,并配文“看到这个”了吗你打巴掌?”
或许是考虑到这种词汇转换方式的沟通局限性,制作方在部分字幕中使用了普通话或英语词汇,以加深观众对方言表情包的理解。 例如,表达“继续编辑”的伴随文本直接是单词“继续”,而表达“我认为这很棒”的伴随文本是“我认为hiang”。 “hiang”在海南话里只有“厉害”的意思。 表情包中“我认为,我感觉”的意思是直接用英语词汇传达的。
《小岛兽情报局》系列中的这些拟人化词语活泼灵动,能够向我们传达词语的情感意义,但其实它们并不是方言词语本身。 与《波波椰子》系列相比,《小岛神兽情报局》系列的词汇和形象设计融入了本土化特色,更多地用一种有趣的诠释来架构和重塑海南话。 虽然方言词的转化和传播倾向于向内传播和本地吸收(外人无法理解动物与方言之间的联系),但它仍然是互联网语境下方言词再加工的一种有趣且值得借鉴的方式。
《小岛兽情报局》单表情词释义:
VO(不);
这么大的鲸鱼(这么大声); 我觉得hiang(很棒)
噢二人组(很难对付); 汽车炮(吹牛)
再战雅古(又一句); 尿蜥蜴(小东西)
1.2.3 海南话表情符号中一些常用词分析:
①假精液:
常用来形容一个喜欢炫耀、炫耀的人。 类似于“吱吱”的意思。 海南话的发音应该是get jeng(不标声调),e的发音与英语音标中的/e/相同,普通话中的e发音为/ə/。
② 水变色:
【dig dui】(dig dui),原指家具或贵重物品表面的涂层,用于保护和美化物品。 引申义是使人感到体面、自豪、光荣的东西。 【碱水】表示有损尊严、骄傲、自尊或荣耀。 有色水也写为“装饰水”。
③等待公众:
那就是拜大公,也就是祭祀祖先,祭祀祠堂,用菖蒲煮水洗身,更衣。 六合客家人称之为“拜大公”。
④白脑:
说明脑子坏了。 “呗”(音)在海南话里就是破碎的意思。 用海南话来说就是:“你没脑子吗?” 常用作反问句,意思是,你脑子坏掉了吗? 这是一个常用的咒骂词。
1.3 方言表情符号的创作对词汇的影响
在海南,方言表情符号的创作基本上是当地居民的自发行为。 不存在具有一定特色和代表性的创作者。 风格跨度广泛,表现方法不够统一。 这就导致了词汇使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意义的表达和接受形式不统一:由于创作者分布在不同的海南方言地区,不同地区表达相同意义的词汇存在差异,导致表情符号词汇的理解存在一定障碍,且差异性较大。表达和接收信息之间。 形式不够统一,很容易导致方言表情符号含义不清和词汇误用。
其次,词汇风格趋于娱乐化、庸俗化,不利于方言表情符号的积极传播:表情符号多由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创作,其制作和传播的意义更多在于表达情感。娱乐的“简单”。 “传播自己”(牛根生语),缺乏方言和词汇的继承和发展,缺乏方向感和使命感。 这就导致方言表情符号的词汇使用普遍呈现出粗俗特征,长期以来很容易影响方言的发展和创新。
三是体制机制缺失,碎片化严重。 方言表情符号的传播利用了互联网移动终端、互动动画等全媒体时代的特殊传播形式。 它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但信息复杂。 基于此诞生的方言表情包在使用和设计上都比较肤浅,并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词汇体系。 大多数时候只能用于娱乐,不能用于方言词汇的研究和保存更新。 大贡献。
参考
[1] 吴惠娟. 海南闽语与普通话常用词汇异同比较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詹博辉. 第四届国际闽语研讨会回顾[J]. 汉语, 1995(05):398-399
[3]陈洪迈. 探究海南话的起源[J].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2):58-62。
[4] 林晓木. 面向网络表情的新闻图形研究[J]. 编者之友,2019(11):44-50。